Latest Entries »

2011

…reading…

情绪与情感的纠葛

情绪与情感的纠葛

      ——是否你仍会想起我,相信爱!
  
当我再次想起你时,你可记得我们爱的多深,即便没有,我依然感怀。
  
  “渐渐爱上了莫文蔚的歌,平静的宣泄着丝丝缕缕沙哑的疼痛,静谧而柔软的划过心上,潺湲在慵懒流动的血液里,为无从表达的情绪勾画总不适当的表情… 将那原本翻江倒海般的混乱渐渐平息…
  
  想找到一种适当的方式抑或语言释怀,在这夏末又突如其来的情绪,在某种虽已深深隐埋却从不曾消退的渴望里,仅仅一步之遥便会重拾旧忆。假使那不再是可以契合的感情,便只能将片段归咎于人生长河的一缕。
  
  或许无论什么样的人,什么年纪,什么经历,都在一生不断的寻求爱情,这理想与渴望随着情绪,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平静如息,时而像搁浅的小船静止在岸边,却永远无法停下张望和期待海浪的冲击,去开始另一段畅流抑或沉浮… …
  
  在我们之间,在这样短暂的二十四小时里,那牵扯着的莫名甚至漠然的表情,像是无法拉断也更难靠近的距离,爱情,以它无比平静却丝屡阵痛的姿势落幕,才看清曾经的自己用了怎样的冲动与心痛去蚕食那些可能。或许这再无关爱情的氛围,让我们不得不踏进另一个世界,去遵循另一种规则。
  
  我姗姗退出你的舞台,看落花焚逝还萌动的心事,张开双臂,仰头闭上眼睛,此时的你就在心里,而揽住的却只是一抹轻风… … 虽然有泪涔下,我却不曾真的懊悔那爱情是与你,直到如今。
  
  情绪竟无处投递,任何一段爱情都是无可代替,也无从相像,那么只好安静的享用这疼痛,让复杂的泪水落在微笑的嘴边,让每一次心的撕裂都静谧无声… …”
  
等待之后——堕落的天使

“没有风      云已不成形

没有爱      绚烂亦无情
那些真诚     曾感动过谁    又伤害了谁的心
我们转身走过一百步    还有谁    在拾着沿途零乱的羽毛
点缀爱情  …
  
我张开双臂    却站在原地
铸成一尊守望的泥
路人说    那不是天使
是  爱情 …”
  

未完待续~~~~

享受”赤裸”

 
 享 受 "赤裸" 带 给 你 的 终极快乐
 
========================================================================
 
 
描写中……
 
 
========================================================================
 
The End
 

天使与恶魔

 
 
你 内 心 中 的 天 使 与 恶 魔
 
===============================================================
 
你是上天带来的天使,却身披着恶魔的衣裳
  小姐,你会吸烟么?
 

还有三年

快了,还有三年,“等”

——如果我们的未来是定数,我知道你会等我
前 记

===== 3 years ago, from my scenes… =====

  

  某年某月某日,清晨7时,我匆匆收拾行李,在你仍未转身时,我静静地走出房间,门口时我用心告诉你:“亲爱的,你相信爱么?这就是爱,再见!”随即,你我在即将相拥的一刹那,迷失在了对方的世界里……

  

  曾经某个夜晚时分,略带温存的空气中,我曾悄悄低语:和一个永远无法在一起的人,请记得在一起的那段岁月,清记得他对你的好,对你的怜惜,对你的忍耐,哪怕对你的指责,因为珍惜今天,就是明天最美好的回忆。我能明白那时你眼眶中的泪水,你是个好女孩儿,没有偏执的想去剥夺那个时刻的幸福。

  

  离开了你,久居屋中,寂寞相伴,数着年华。有些人越来越淡,有些过程越来越朦胧,渐行渐远岁月的零碎模糊淡去,于是相信,终有天一切都会被遗忘。

  

  天渐黄昏,四下里除了我的呼吸,没有任何的声音,这个偏僻的公寓应该是安静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却有一缕落不下的风,从你那里吹来,恩,是你的气息,伸手便能触及,如果是你的思念,我能感觉到你的心绪,轻轻的,静静的,柔柔的,凉幽幽的飘忽不定的迷茫。我抬头将这所有的气息抱住,悄悄地说,我想你。但清风佛来,轻易地将这些气息吹散,我也只能用冰冷的内心继续前行……

  

===== In 3 years, from your scenes… =====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早早便会醒来,睁开双眼在黑夜里穿行,殷切地等待窗花上那一点点的亮光,朦胧间,窗外后花园你栽培的那几朵精致的兰花散发出缕缕淡雅的清香将我唤醒,我想这香一定是你喜欢的那种,可是你不在,我孤寂地望着窗外怡人的景致,思念如潮水般汹涌而至,清冷的晨雾扑面而至,冰冷的不仅仅是身体表面,更多的是心痛的思念。

  

  从那个清晨你冰冷的走后,曾经的欢声笑语已走远,曾经的轻歌曼舞已消逝,你在风中的喃喃细语却依然清晰,你说你想我,你爱我,我说多久?你说直到永远,我追问,永远是多远?你说生命的终结,我感动的泪流满面,明明知道这是一句难于兑现的诺言。你走了,永远地走出了我的视线,没有只言片语,就连简单的“再见”两字你也懒得讲了,从此形同陌路,没有了你任何的消息。

  

  习惯静静地等待,等待你来问候我,等待你会回来,等待有一天你就立在我的窗外, 盈盈地笑着朝我走来,等待着有一天你会带着我离开,远走高飞,掠过蓝天,与白云挥手告别,飞越大海,湛蓝的海水里倒映着你我的影子,可是就当我是妖娆美丽的蝴蝶可以到达你冷若寒冬的心么?我想,不能。我只能选择慢慢将你遗忘……原来做“米莱”那样的女孩,我也有过,但却一生唯有今次……

  

原 来,思 念 是 一 种 味 道

  

===== TODAY, You and me… =====

  
  突然翻起过去的相册,似乎一切都仍还历历在目,过去的回忆仿佛幻灯片一样,一幕幕的闪现在我的脑中,似乎提醒着我,这都已经过去。转身继续忙碌在杂乱的办公室,准备着明早的会议内容。三年了,我的目标似乎正一步步实现,但发觉自己正在逐步跨入“老年人”的行列,偶尔周末和朋友的相聚,我总是显的那么无趣,在年轻女孩子面前已经丧失了一切被好奇的资本,的确,我需要承认,我正在为自己过去的冷酷埋单。
  
  在这个城市的街头,有那么多人向我迎面走来,擦肩而过,却不会有一个是你,也永远不会是你。突如其来的悲怆最终在某一天轻易地击碎了我的心……我不甘心,我忽然想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取消未来一周所有的安排,飞到你面前,向你诉说这三年来我痛苦的生活,我满怀期许,希望能再次给你带来像过去一样,幸福到窒息的感觉。当我用尽所有一切力量娓娓站立在你面前时,我看到了你的眼神中充满了现在的幸福,我无法相信这个事实的走出了你仍未搬离的家,只是那里的主人再也不会是我。快离开时,你在窗口大声的喊着我的名字,对我说:“记住,你是一个懦夫,一个生活的懦夫!”……最后,我成了爱情真正被伤害的人……
  
   瞬间,纠缠绕结,情感的纠搁,关于疼痛,关于缱绻,关于泪水,随剧情分分合合谢幕。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宁愿是那个被等待的人。我们似乎都有在不同的时候在不同的场合下,体会过无奈的对他/她讲:“没事,你忙吧,我先走了。”  是啊,思念是一种味道,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尝,不小心,还会有苦涩的浓郁……
  
  今夜,星光灿烂,对你如水的思念又轻轻摇落心间……月亮悄悄地出来了,雪轻飘飘地停了,我的心跟从着这个世界静下来了,我的呼吸却不宁静了起来,觉得这一片片雪中的轻柔,正是我刚才落不下的心扉的寻觅,感谢你用这样的方式来安慰我的迷茫。
  

原来,爱情会有他所希望的结局……

  
===== Tomorrow, Just me and you… =====
  
  透过窗口,徐徐的晚风吹进来,停留在深夜里和我一起浅唱低吟。想起爱给我的那一刻凝视,深远悠长,一切的言语都无力苍白;月亮的高度,我总是想着伸手触及,到头来,连地下的月光,我都无法将他揽入怀里。
  
  面对镜子里现在的我,面对她留给我的苦涩,面对我未来的路,去年冬天,我决定结束在国内的生活,结束无比单调的现在,选择用时间沉淀。因为,我相信,爱情会有他所希望的结局……
  
  漫步在岁月的旅程中,我曾经怀疑过,爱情真的很奢侈。但一生中,总会那有那么一个人,让你相信爱,朋友,请一定要珍惜……
  
==============================================================
——Compose By Lorin Lee. Pls Don’t Reproduce Before I Accept.

原欲之说

 
你为什么会变的神经质——欲 望 的 束 缚
===============================================================
 
文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生活水平,却也阻碍了完整幸福的人生。
 
  • 从被世人公认最幸福最强大的唐朝到近代国家被侵略,什么原因?中西方文化的本质差距
  • 女人为什么步入婚姻(恋爱)后,而变的神经质,甚至只有出轨才能平和内心的抑郁?
  • 人类的流体智力,俗称发散性创造思维,为何差距如此之大,而女人的智力却往往低于男人?
  • 幸福的婚姻(恋爱)生活中,对欲望的合理分配与控制,是必要条件,也是一切的基础。
  • 文明的发展真的使我们变的更加幸福了么?

正在研究中……

 
 
 

80后

八零后,我们这个光辉群体
                             ——国家兴亡,我们的责任
前 记
 
  最近,台风的肆虐似乎总在声讨着我们对这片土地的一切所为,目睹着上海连续一周以来的强风冒雨,我的思绪仿佛停止在了某个过去的瞬间……即使一向喜欢雨季,但如此凌虐的风雨在打破了平日的繁忙后我显的十分烦躁。就这样,在一个夜晚翻起了那本久违的“乌托邦书籍”——《Walden Two》(1948 New York, B.F.Skinner),思绪万千……
 
  这本书是著名的激进行为主义者Skinner早年所著,讲述了用他的理论体系来改进人类社会解构进而筑造一个乌托邦的完美世界。很多年前,刚涉足心理学时,曾对这本名著十分着迷,可随着知识范围的扩大和加深,最近两年,对Freud的精神分析和Rogers人文主义更为偏爱,逐渐远离了行为主义理论流派。
 
  两个大雨磅礴的凌晨,再次重温这本著作后,忽然对自己以及身后的这个群体产生了强烈的置疑与感慨——我们80后。如此敏感的话题,仍延续理性科学探索原则,无任何目的,请读者慎重选择。 
 
 
肩负光辉责任的你、我、他:80后
 
  80后这个概念相信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官方”正统是以社会学家提的国家计划生育后的一代人来定义的,民间百姓则以时间(1980—1989)进行定义。在这里,我希望引入一个新的划分方式:80后——是指国家改革开放后所出生的一代人的代名词。
 
  提笔写这样的文章本身就会引来众多非议,记得大学导师就曾警戒,对一个庞大的群体进行科学论证和分析本身就是触发争议,因为存在太多变化性因素,对80后这个群体尤其如此。所以将80后的概念进行如此划分是基于两个共性:反应行为和操作行为
 
  根据Skinner的激进行为主义理论,个体的行为,也可称为个性,是由主观世界中过去和现在的事情所决定的。其中相关的过去事件不仅包括个人的生活历史还包括能导致个体遗传天赋的变异过程。简单通俗的讲,就是心理学上非常著名的个性博弈点中环境决定论一方(遗传决定个性or环境决定个性)。而其中行为主义方法的奠基人John B.Watson曾经有个震惊世界的极端假设:他说给我任何一个健全的婴儿,通过提供合适的环境,我能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人物——医生、艺术家、商人、小偷、强奸犯或乞丐。当然,这样的假设是极端的环境主义论,在这里不做任何评论性意见。但按照环境决定论的基本理论体系,可以非常精炼和准确的概括出80后的共性——50s和60s的父辈环境。(众所周知,国家在建国之后的50、60年代是红色年代,由于社会发展阶段的限制,人与人的思维差距几乎为0。在研究的假设模型上就非常稳定了。而80后的个性又必然延续着上一代人的思想,这样就有共通的理论依据可以推理了这一群体了。)
 
  发现环境条件和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便是我探讨这一群体的出发点和论证点。80后的我们必然都出生在市场经济发展和无兄弟姐妹的年代,成长在全球化信息时代以及被上一代人受物质压迫的观念所沿承。这三个共通点必然造就80后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与时代意义。由于少年经历了独生子和经济起飞双重作用,80后享受了前几代人奋斗的成果——“幸福”的童年,由于成长在地球村的网络时代,80后让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前所未有的进行了对接,西方文化迅速涌入并植根于我们的行为和心灵中。由于上一代人饱受物质匮乏和经济转型期,他们一生的奋斗都希望自己80后们成龙、成风,使得80后在成长的路途中心灵饱受“煎熬”。所以才会有社会早些年对这一群体的共识:自私的一代、叛逆的一代、没有责任心的一代、新潮时尚的一代等等这些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支撑,在我看来就是垃圾评论的言语。总的来说,80后这一群体在行为和心灵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准确的可概括为——行为“西化”、心灵“脆弱”。(不否认即使以这样的理论体系架构科学论述过程,也不排除仍有个案,例如政治成分特殊的家庭等。本文如有不尽之处,实属正常,毕竟这是少数!)
 
  但所有的这些背景都注定80后这个群体将背负国家与民族命真正质的腾飞的时代重任,这绝不是套话,而是现实和历史的双重作用。毫不夸张的说,国家和民族复兴的责任在80后身上。(由于文章论点不在于此,不作赘述,有兴趣可看大型文章——《背负光辉责任的80后一代》)
 
 
后现代化的个性——反 应 行 为
 
  行为在专业领域通常分为外部行为(写字、开车、打球)和内部行为(情绪体验、思考),不论一件事是内部的、不可观察的还是外部可观察的,关键的东西还是基因遗传和个体经历的外部环境,两者中又以后者为重。换句话说,内部的情绪状态时外部环境影响行为的副产品。这些应该都是行为主义方法的核心。专业些讲就是情绪和思维是由基因物质来提供体验和思考的生理心理基础,由过去和现在的环境提供体验和思考的细节内容。通俗点讲就是,你的父辈基因和你成长的时代环境造就了你的一切行为,两者中以环境为重。80后既然有着大体相通的父辈思想体系沿承又有着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背景,这样整个群体便会呈现出相同的一些基本特质,例如行为“西化”(包括个人主义、崇尚物质、有梦想、敢拼搏愿奋斗等等)和心灵的“脆弱”(包括敏感的心理、外来的自信、较晚成熟、无病呻吟等等)。所有这些特质都有着共同的一个二级强化物——社会物质基础不断进步所带来的向往自由和自尊!【记得Skinner还有一本书叫《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超越自由与尊严1971),书中强调了过于注重自由和尊严是极其荒谬的,因为这些都是经典件(环境)反射的结果,我们本身无法改变,他指出只有精心准确的控制环境(不断提供正强化)才可以塑造行为。】虽然这一想法很难实现,例如创造双橡树园那样的乌托邦世界,但仍然可以以此为基点进行深度分析。
 
  反应行为简单的讲就是被动的在接受环境的改变,是刺激—反映的过程。享誉世界的经典老鼠踩杆流口水实验(具体不作赘述)就是证明这一理论体系的。80后所经历的客观环境条件,在这里试想一下,我们不就是那些可怜的老鼠么?!谈自由和尊严是否很可笑呢?!
 
  斯金纳深信,人是在适者生存的进化中所形成的群体之一。这个进化过程显示了个体在生活环境控制下的行为过程,这主要是指社会环境的控制,而这种社会环境是经过文化演变建立和延续下来的。
 
 
  OK,枯燥的基本论点建立完成,就这样我沿着假设的理论模型对我们这个特殊的80后群体有了客观的共同论点,从反应行为这个角度看(生存角度)有——少年的经历造就了无生存观念(俗称食老族),成长的经历造就了有理想抱负却十分空泛和迷茫,社会的巨变致使难以驾驭目前生活。当然还有其他,例如经济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激进等等社会问题,我认为不是本文的重点,不做赘述,仅依以上几点加以分析
 
  这里就不得不提高一个生物学《新的综合》的概念了——外部选择压。也就是说一个物种只有存在选择压才可以得以延续,例如动物生存链中之所以存在弱小的食草动物和强大的食肉动物,因为有了外部的威胁才有了动物分层选择。我们人类社会也是这样,因为存在着英雄、好人,才会驱使坏人难以生存。如果社会中不存在外部选择压,那么坏人将过的最好,因为他成本最低。80后所成长的社会背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中国多少代人的奋斗成果加上各种政治环境,造就了80后在对生存对物质基本满足并不强烈,上一代人已经提供。这个群体变的不会生存,更准确的讲是不能无条件生存。为我们提供生活来源的环境如果全部消失,80后中有多少可以像我们的父辈一样艰苦奋斗、从零开始呢?!
 
  有哪个80后没有在自己人生中的某一个时间内十分重视自己的成绩单呢?我想几乎没有。中考、高考、面试、相亲等等一论论的“考试”让每个80后在自己人生中都必然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样的社会背景同样造就了我们这个群体的集体迷茫。通俗的讲是无法把控自己的未来,和对前途的迷茫。再具体点讲是由于成长环境的刻板印象,使得我们从小对自己的未来就没有抉择权!(一段话:引用我MSN上的抉择之困则源自内心欲望的强烈程度同心灵强健程度间的抗衡裂变比例
 
  设想一个场景,某天早晨起来发现自己的床上有$100,000,000现金或躺着林志玲(刘德华),你接下来的生活准备怎么过?很多人一定大呼过瘾,认为这莫过于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了。但我可以打赌,如果某一天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几乎所有的80后没有一个可以活过1个月(这也是历史上很著名的一个实验)。很简单,因为你的能力和心理还不能驾驭这笔财富和美色,这些终究会成为杀害你的罪魁祸首。这也是这个社会分配财富存在规则和机制的道理根本所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发生的变化在人类现代史上都属少数,造就了我们这一代人在相当短的时间段内得到的相对“物质”非常畸形,这都使得80后们在驾驭自己人生上显得十分脆弱,对自己的控制,对欲望的理解。(在过去的文章中曾强调,女人最渴望的是掌握自己的命运,但用在这里适合整个群体。)
 
难以长大的心灵——操 作 行 为
 
  操作行为是指个体作用于外在环境以产生某种结果的行为。相比反映行为根本区别在于主动操作环境以改变个体的行为。同样也有一个享誉世界的经典鸽子啄键获取食物实验(不作赘述)。而80后的我们又可比作这可怜的鸽子,而给各自食物的就好比是我们的父母,是他们操作了我们的内部行为(心灵和情绪)。这是一个反应-刺激的过程。
 
  在感情上,我们这个群体向来以敢于表达自己情感、充满自信、拥有理想等著称。但实际上的确是这样么?我可以负责的说,社会学家曾做个类似的调查,其结果非常失望也十分现实——80后群体十分脆弱
 
  成熟的概念我相信人们听过很多版本,但我认为控制学教授Hrand Saxenian曾经定义最为准确——成熟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时又能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自信的概念也同样有很多,但由于这本身是一种情绪很难定义。自信很多人会说不是自己给的,而是外部环境所给的,这是十分荒谬的,自信完全来源于思维与内心的函数关系,和外界没有任何关系。
 
  80后的心灵如果真的很脆弱,那真的是来源于父母么,不是推卸责任的说法么?可以很负责的说,不是!例如西藏、新疆的打砸抢事件,难道真的像国内媒体所说的完全是那个热比娅和那些狂热分子的责任么?客观和科学的讲,我们的政府需要负主要责任。对于当局而言,负责的做法应该是针对少数民族提出一些要求,尚未处于暴力状态之前,给予认真对待(正强化),而不是视若无睹(不给予强化)。社会心理学曾经指出,任何形势的强化(正、负强化,惩罚,反感控制)都比不强化所取得的效果好!结合到我们这里,相信大多数80后的童年都在伴随着自己父母的忙碌和他们处理不完的各种事务,对我们的关注(强化)少之甚少,我们的上一代本身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受教育机会就很少,就算有也很难想象其科学合理,他们又怎有能力正确引导好我们的内部行为(情绪和心理)呢?【这里由于性别问题,女性显然要比男生好,这也是同年龄段,大多女生要比男生成熟些的其中一个原因
 
  说起教育,我突然又想起了一个经典操作条件反射实验——父母对孩子闹脾气的处理方式。如果孩子每次闹脾气,父母都给予关注(连续性强化),这种行为会得到保持,如果没有身体上的原因,父母开始不给予关注(撤销强化),孩子闹脾气的行为就会相对较快停止。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闹脾气的反应有时关注,有时不关注,家长要想把孩子的坏毛病改起来就相当困难了。个人的一些非常顽固的行为通常是由于间歇性强化形成的。80后的你们,试想下,你成长的环境是否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像类似以上这样的有关教育的实验与80后情况相关的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
 
  结论性的观点,中国的80后在内部行为上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父辈的教育缺失和家庭环境的“刻板”没有任何责怪的意思,因为造成父辈行为的原因也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反应行为)。尤其是50、60年代人特有的“急躁”用惩罚和反感控制(唠叨、责骂、诋毁和侮辱等)来教育下一代,以及由于古老的中国伦理传统与新中国经济的快速膨胀相互碰撞造成家庭环境并未产生应有的温室效应。过于急切的望子成龙却未给予人格自主选择权、“事业的忙碌”和家庭不稳定所造成缺少了应有的正确沟通方法、甚至暴力、胁迫等等)。而Skinner的《Walden Two》中的世界最为反感的就是惩罚和厌恶刺激。Skinner的晚年最大的理想曾说过,如果我能给这个世界作出什么贡献的话,那就是我希望找出惩罚的替代强化。
 
附:最近网络上的“山东临沂戒除网瘾电击疗法”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其实,只要精通行为心理学专业知识,网瘾的戒除并不难。经网络曝光之后,卫生部紧急叫停了这样的做法。震惊之余难道不该让我们深深的思考一下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80后们会如此迷恋网络,难道仅仅就是因为我们贪玩和叛逆么?!为什么这样荒谬的电击疗法(在美国这样的做法30年前就被证明是荒谬且伦理丧失的,国际社会也有“赫尔辛基宣言”明文规定)在我们国内有这样大的市场,难道我们的父母就这样的狠心吗?!!为什么我们的家长明明知道这样的电击疗法会给孩子产生巨大的厌恶刺激感受,但他们仍然认为这是人道行为呢,难道仅仅就是因为目的良好,能让孩子走出网瘾,走向美好吗?!!!为什么网络科技属于世界,但网瘾却只出现在了中国的80后身上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程度还不足以让我们年轻人有更多的健康活动么?!!!我想,这是个残酷且无奈的现实!
 
后 记
 
  八零后们,寻找到你未来的方向,我们这个群体身处的时代背景注定我们将成为一段新的开篇。本来这篇文章也是想写给两个朋友的,但可能过于“入戏”了,已经十分枯燥了,在这里强行停笔。
 
  美国社会学家通常喜好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每10年分成一个阶段加以研究,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井喷阶段特殊性却无法进行类比。在前面年代人眼中80后的我们,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我们心里一定要清楚这是社会问题绝不简单的是个性行为问题,80后之所以如此另类,就是身处的历史背景过于特殊。同样我们也不能仅仅因为这样的环境而自甘沉没,我们的责任在于改变这一环境,改变未来的时代背景,为我们的子子孙孙创造更优质的“实验室”!
 
  唯有时间的流逝是个人无法掌控的,在此面前,我们都是弱者。看着窗外阴冷的雨水,轻轻的合上《Walden two》,幻想着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一定可以创造属于我们的完美世界!80后们,勇敢而坚强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无论碰到任何险阻,也都只是通往“美好世界”途中的一个华丽转身……
 
驳力学说:吸引与距离
 
========================================================================
 
  人与人之间终生的相互依赖性使得人际关系成为我们生存的核心。亚里士多德将人称为“社会性动物”,的确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归属需要——与他人建立持续而亲密关系的需要。而这样的需要又可简单概括为生存与情感的双重指标需要。
 
  以爱情、友情为主题的文章太多了,几乎所有可能的解释——和对其对立面的解释,都可谓被解释的淋漓尽致了。但有没可能探究根源,追溯本质进行总结呢。如果熟读心理学的众多经典社会关系类文章你会发现可以将其进行归类。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相互需要,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着吸引——男性女性间的吸引,为生存抑或为情感。
 
当我不能接近我爱的人时,我便去爱那个离我近的人。 ——E.Y. Harburg, Finian’s Rainbow, 1974
 
  社会的本质不外乎为需求创造条件不断地进行满足,这也是物种得以进化的根本因素。而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从物质匮乏到精神贫瘠的症状却总在困惑着地球上号称最伟大的灵长。社会学家早在50年前就开始进行调研取证进行情感归因的研究,结果表明,情感的产生(无论爱情或友情)原始条件为——接近性(Proximity),简单的讲是距离。当然地理距离不是关键,功能性距离——人们的生活轨迹相交的频率——才是关键!大多数人的婚姻对象是那些和他们居住在相同的小区,或同一公司或具有工作关系交往,或有着基础性关系的同类(相同爱好、有着接近性关系等)。
 
  情绪相比于思维是更即时的东西(情感可以先于认知)。为什么接近性会诱发喜欢呢?简单可概括为:易得性、交往预期效果、曝光效应、匹配现象、习惯行为和外表吸引力刻板印象。这些都是欲望的种种,都可美其名曰择偶条件的必备因素,与本文不存在太大关联不进行详细剖析。但无论友情还是爱情这样高阶的情感形势不管怎样发展都离不开起源必备因素——功能性距离效应。
 
爱完全征服了恨,所以爱恨总相随。也正因此,有恨伴随的爱才比无恨的爱更伟大。 ——Benedict S, 《伦理学》, 1677
 
  现实生活中,身边总是会有很多朋友把爱与伤相互推诿、相互吸取,难以清晰区别。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相互的需求存在于生存的渴望,异常真挚。随着进入人口解构单一的精神贫瘠年代,生活条件愈加良好,忧郁、孤单、后现代的自我折磨与自我疗伤盛行当道。失去精神上的寄托,即使物质充裕到流油,人们亦会变得嫉妒、发狂、私欲或产生剥夺感,会对死亡和生命的脆弱变得更加敏感。这时,死亡会提醒我们重视归属需要,重视与他人的关系并与所爱的人保持亲密。但此时就更加难以正视自己的真实需要,情感爆发的速度让人惊讶、关怀与出卖的丑陋暴露愈发严重等等。就拿新婚的众多年轻人,仍崇尚体验安全外的爱情私欲。不仅仅是安全、稳定和幸福。更渴求爱情未明时的自我折磨,爱情冒出苗头时的暗自欣喜,爱情萌发后的兴奋忐忑,爱情燃烧时的强烈快感,被爱情灼伤后的虐伤自慰。
 
社交的起因在于人们生活的单调和空虚。社交的需要驱使他们聚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许多令人厌憎的品行又驱使他们分开。终于他们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适当距离,那就是礼貌。 ——Arthur S, 极端悲观主义倡导者, 1860
 
  人们之间需要在距离间产生依赖,但依赖的过剩就逐渐导致了各式各样的危机——情感旺盛危机。无论朋友或是情侣,能保持适当距离就会产生礼貌,尊重对方,这礼貌便是防止双方碰撞而产生伤害的海绵。心灵上可以无限接近,肉体上始终需要保持适当缓冲,这是一种处世之道,为人哲学与智慧精髓。
 
  我们的生活需要相互吸引,需要在关系中选择距离需求以维持我们心灵的强健,但这样的距离却恰恰又能伤害到你竭力为之付出的情感对象。距离真的是既可救人又可伤人的双刃剑。如何把握,以下有一微妙关系可供参考——红颜、蓝颜知己的距离纠葛
 
  现代人们的感情越来越丰富了,在各种情感的演绎和区分中,有一种感情,与爱人稍远了一点,与情人又像了一点,与朋友更近了一点,于是,这种情感模式被称为第四种情感,也就是现在人们常提到的红颜和蓝颜知己。
 
  揭开所谓的红颜和蓝颜知己的面纱,不过是女人和男人的男性知己(蓝颜)、女性知己(红颜)罢了,确切的说,就是一个能与你在精神上和灵魂上平等且能达到共识的异性朋友。对于红颜和蓝颜,心灵默契是这些“知己”的特点,相互间无需刻意便会悠然奏响共鸣的琴弦。他(她)们之间没有恋人的爱情,但又比朋友之间多了一份肝胆相照,一些常人无法释然的困惑和痛苦,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唯有他(她)们在一起才交流和倾诉才能深化成深刻的理解,在他(她)们面前,没有任何的功利和杂念,彼此不必虚伪也无需逞强,轻松自然间那种默契就会碰撞出惬意的火花,使得他(她)们获得了在爱人和朋友之中所不能获取的感知和愉悦。
 
  然而人非草木,日久生情在所难免,而对于红颜、蓝颜知己来说,能否保持好这种安全的时空距离的尺度,也决定了知己的质与变。这时候的知己不再是单纯的知己,如何发展是一个需要的问题,也就是说是身体和生理的需要还是精神和心灵的需要。友谊是友谊,爱情是爱情,拥有异性知己的人都应有保证友谊不会变爱情的理智,异性的知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成为你提升自己自信和魅力的动力,所以说,不要举着红颜、蓝颜异性友谊的旗号做掩饰自欺欺人,使得红颜知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红颜祸水的代名词,使得蓝颜知己也一样沦为洪水猛兽的行列。这个尺度是每个心理和思想成熟的成年人所应具备和把握的。
 
  聪慧的红颜知己会在男人的生命中成为友谊的永恒,技巧在于:可以给他理解和关照,却不能给他温存和深情,不能让他产生占有你的冲动,做到懂他,但就是不属于他。
 
  同样,理智的蓝颜知己也会在女人的生命中是一道永远的风景,技巧在于:可以陪她一起风花雪月的小资,放浪行骸的开怀痛饮,也可以接纳她的忧伤,使她安静和感动,却不能走进和安抚她的黑夜,不要给她依赖的热情,不要让她有爱上你的威胁,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默契。
 
 
谨以此文献给全天下渴求知己,却担心伤害的男男女女们……
========================================================================
 
The End
 

1095个夜晚 找到梦中的那个”她” ?

——1095个夜晚,梦中的美好是否可以延续

栀子,恰是你那温柔的低头,凉风羞芳了你的娇容,是谁扼腕这化世的蛊,令你含泪蒙羞,一泪千行,染成彼岸花毒。
  
  
  无法控制自己对她的迷恋,无法抗拒她带给我的震撼,深深地被吸引着,却深知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地美好事实。不知道何时冰河又开始解冻,为何我还在守着有一季的无助,我额上一抹清凉的寒露,到底该收拾在何处,才不会让她赖着我双眸不罢休。
  
  栀子花,你纯洁的白色像每个男人梦想中的她一样美丽,请不要羞涩,如果这仅仅只是一场梦,也许我们都不会害怕,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你的容颜时常伴随风雨的历练而坚韧整洁。梦与现实的差距,梦与理想的区别,梦与未来的距离,一切的交替,都将幻化成为心头永远的追求,此情永将不渝,但此情有待何方?
  
  我们都有梦、理想和未来,我们都不怵艰险,我们同样心怀期许,梦中的她,你会出现么?我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回头,前方的路仍充满许多未知,不敢轻易再去触碰这温柔的梦魇,我要争取明天的故事,这个故事里不会有她,但是在我的心里,将永远无法逝去。
  
  
梦终究会有醒的一刻,梦可以当成甜品一样回味,但切不能成为主轴。她很美,却仅仅是一个梦,也只能是一个梦……
  
  
  奈何桥头奈何叹,彼岸花开彼岸花。我们双双堕入阴间,我穷尽所有的轮回置身积液成一条忘川,承载奈何,度来世。忘川一心护着彼岸花,在这个世界,他们注定不会再次轮回凡间,在这里忠贞恪守,耳鬓厮磨。我梦中的栀子花啊,你的容颜早已在我心中深深地埋下了种子,当花开之时,也是你离我远去之日。
  
  一直自信将命运把握很好的我,在追逐未来,无论碰到怎样的荆棘困境,也能狠心渡过。可每到夜深人静,我才倍感心酸,总是看到别人双双对对,才感觉,一个人好孤单,只是真心已不在,真心已不算。留下的唯有睡去后的梦境……
  
  男人的一生追求的不就是梦中的那个她么?但又有多少成功的男人在奋斗事业之时顾及到了这个她。亲爱的她,当温柔不在,当泪水擦干,我现在的迟疑还算不算?只愿不会成遗憾。
  
  
都说栀子花最美,她烂漫着少女般的情怀,季节里浅浅的低吟着,花非花,雾非雾。我说,纯洁的她,最美……
  
  亲爱的她,如果你可以出现在我的生活,很难想象,我会用怎样的情愫去呵护你的纯洁与烂漫,只想一心保护你,却不想真实的拥有你,我到想知道,这又该属于怎样的一种心动……
  
  亲爱的她,你会延续我梦中的美好么?花落人憔悴,没话可说,沉默着,接受着自然地定律,从此我们不再依存,分道扬镳殊途同归。懂得昨日的昏沉,拥有当下的今天,明天的未来我又该如何律动。
  
  我想,我是累了,竟然又将梦与理想融为了一体,明知不是现实,却总爱冥想。
  我想,我是醉了,明知今生的我注定孤独,却又为何偏偏孤注一掷于她的美好。
  我想,我是真的不懂爱了,如何把握,如何悸动,如何牵手,如何相守,全是问号。
  
  亲爱的她,即使这样,我仍无法拒绝梦中你的一切美好,因为我知道,这是属于最真切的爱……
  亲爱的她,就算这样,不能将梦转载至今,我仍将努力呵护你的一切,因为我知道,这是属于最纯洁的爱……
  亲爱的她,我梦中的她,我纯洁的栀子花,我前世苦苦等待的彼岸花,不要害怕,默默祈祷今生的某日我们的那个偶然邂逅,从此,我将在你身旁,一直到老……
  
==============================================================
后序 – 纪念第1095个夜晚……
  
你说,牵着我的手过马路,即使闭着眼睛也不怕走丢,你好傻。最终我放开了手,是希望你长大。
  
  
  你是个路痴,所以很少离开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偶然的相遇,我们走在了一起,这样的缘分很是让人着迷。在一起的时光很美妙,海边一起跳舞,公园里一起吃饭,马路上一起唱歌,电影院里玩捉迷藏,上班时间开车冲上高速公路只为听一首乡村音乐,凌晨三点叫醒朋友带着你到外地旅游……渐渐的我们相爱了,但我也像过去一样开始退缩了。渐渐的你开始依赖我,于是,我选择了放手。分手那天说:“亲爱的,我知道你会坚强起来,即使你不牵着我的手,我相信你也能走过马路,找到回家的路……”
  
  没有谁能挽留住天边的迷雾晨曦,没有谁可以再回到从前,碾落一地尘香,暗香盈袖,回眸远眺,余辉斜阳,那是等待已久的几度夕阳红!
  
  爱情总是如此让人悲伤。我知道之后的日子你失去了所有生活的颜色,而我,也再没能力走入新的情感。缘生,缘起,缘灭就在那不经意间便已演绎完一个轮回。原来,我是没有爱的能力,注定要漂泊他乡……
  
2008年盛夏,你挎着我的手臂走上红地毯,步入圣洁的殿堂,可最后,我把你交给了婚礼的新郎。
  

  
  得到你要结婚的消息,内心无数次的徘徊该怀着怎样的一颗心去祝福你们的幸福,最终我选择了做你的伴郎。那天,现场装点的很美,你穿着婚纱的样子让我感受到了婚姻的伟大。但像这样的场景,这身洁白的婚纱,曾经多少个夜晚你都相信那只会出现在未来某一天属于我们的婚礼上。只可惜,当初的我并没有将爱情放在首位,也的确不相信爱情的承诺……
  
  直到2008年的盛夏,我终于发觉真正属于你的美就是那天。我内心怀揣着所有的祝福将你交给了即将陪伴你走完这一生的男人,今天你,在他的怀里,幸福地哭了,那一刻,你们最终找到了可以靠岸的港湾,原来感动是可以如此的平淡和真实。当初的我,总是一味地相信爱情应该是怎样轰轰烈烈,今天,我才明白,真正属于自己的感情,安全可信地,即使再平淡,因为生,而伟大,同样也可以一样精彩!
  
  人的一生最可怕的不是没有机会拥有爱情,而是无法找到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爱,但你仍然偏执的相信这就是爱!虽然,从此你将不在我的身边,但我依然为你快乐,因为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
  
到今天,整整三年前,我离开了你,整整1095个夜晚,我孤单的枕着自己的手臂入睡。
  

  
  孤单的人总是愿意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事业上,但谁又知道,他是不想感受寂寞的滋味,只能麻木的拼劲全力去奋斗,没有目标,没有方向。
  
  每当星月当空,望向远处的繁华街头,我也只能一遍遍数着自己的寂寞,望着窗外,看着匆忙的行人总是感觉自己很渺小。平日里,我都尽量让自己深埋在无尽繁杂的工作当中,但到了雨季,我总是愿意打着雨伞漫步于细水花间,独自地,细致地,或许想丢掉这一方天空,尽情欢跑在自己润雨的世界,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这1095个夜晚,每每想起,总是在睡梦中惊醒……
  
  几次晨曦,当乏力的睁开疲惫的双眼,发现自己身处于某个酒店的房间里,地上凌乱的衣服,桌上杂乱的酒瓶,然后用劲全力爬起身走出这让人想尽快遗忘的角落。日月星辰不停地交换,到了夜晚总是能找到理由去寻找一夜的浪漫与激情,这样的生活让我感觉愈加恐惧。
  
  有时候还真希望自己就是天上那些自在又潇洒的云儿,朝迎旭日升、暮送夕阳下、身随魂梦飞。来去无牵挂,不需要烦恼,也没有不快乐的理由。如果可以,我愿意一直徜徉这山水之间,去感受每一滴露的跳跃,捕捉每一缕风的讯息,记录每一片叶的美丽……
  
  三年了,不需要分界线,也不需要重新出发地理由。就算再三年,我依然会等待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梦中的那个“她”。
==============================================================
                     ——Compose By Lorin Lee. Pls Don’t Reproduce Before I Accept.
 
大 爱:纪念灾难便是尊重生命
         
                        ——花开花谢,我们依然绽放…
 
========================================================================
 
  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在2008年着实体验了人文关怀与大爱无疆,我们都亲眼目睹了中华大地上的绝处逢生与生命的可贵,我们被深深的震撼了,我们被深深的打动了,同样,我们也被深深地教育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来了,我们都不愿再去触碰的那个脆弱伤痛的时刻,每个人都仿佛希望从内心完全隔离出2008年发生在每个中国人心灵上的那道伤痕。多么希望他只是一场梦,即使是噩梦,我们也希望能有醒来消逝的那一刻。多么希望当初那些撕心的画面,那些疼痛的伤口,只是导演的悲剧情节,我们可以不是主角也可以不是观众。可现实总是冷酷,那场噩梦,那场故事鲜明的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我们共同仰赖的中华大地上,伤口很深,深到我们的目光也无法触及的地表深层。但,我们还是需要坚强面对,面对人性的考量,面对生命的质问,更加需要面对社会的未来。中国,不能忘记的伤痛;社会,不能忘记在悲伤中坚强;我们,更加不能忘记在历练后需要付出更多的爱。
 
  2008年,80后成为了最突出耀眼的群体,更加感动了社会地位比他们高的中国精英群体,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灵性。但是又有多少年轻人去美国的REUTERS、NBC、WALL STREET JOURNAL等众多知名媒体对此次中国汶川地震做出的各种报道呢?例如组织体系缺乏科学性、政府缺乏地震常识、媒体的不公开性导致中国普通民众对灾难来临时缺乏基本救援常识等等。对于西方这样理性的声音,我们又能回应多少呢?似乎招招命中在了我们的要害。但是,当我立即转向卡特里娜飓风对美国造成伤害的报道进行查询时,发现美国政府对灾难的应对也十分失望,在飓风来临后的几天后才出现政府支援,导致众多无辜生命的流失,而这个城市霎时间也陷入了文明的倒退以至于美国政府需要出动军队来制止各种犯罪活动。我不能不说,我们中国老百姓此次汶川地震表现出来的以大局为重,感恩大众的心态要远比美国来的好。再看后来的捐款,中华民族的凝聚和崇尚个人自我(心理学名词)的失衡性超我(心理学名词)差距更加之大。
 
  在这里,我其实并不想刻意表现出哪种文化的孰优孰劣,也没有资格评论别国文化,更加没有胆量去将两场灾难进行对比。根据以往仅是希望从理性角度来进行深入探索出发——从人类文明和发展史中,我寻找了很多答案,但似乎在这里宣扬多么伟大的人文精神主义情怀似乎意义并不大,我只想在介于人文精神与大爱中寻找出我们真正应该摆一个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未来更为妥当。
 
  首先,大爱是需要把人文精神放在首位,关怀人性,照耀生灵。人类作为万物之长,得以延续千年,其文化之深远可以影响整个地球生态平衡,其重要突出贡献不言而喻。千年以前的《易经》中曾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似乎就在诉述着这样的道理。从字面意义上讲,其生态制约平衡很重要。例如当今世界自认为人文主义精神最为自由的美国,崇尚信仰,崇尚自尊、自由的精神状态,其政治形态也充分接洽于此,甚至国家口号与上帝相连。但是当谈到全球发展时,仍然在不停地浪费地区资源,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甚至将国家利益干涉到别的领土上。由于这样的问题,牵扯的原因过于庞大,只做意识层面上的理解,并不进行解构。这已经非常明显的表现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上对人文精神的区别。《易经》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就是中国的人文解构主义,和谐的高度追求,好处是天人合一生态平衡,劣势是无法带来大的发展。而西方的《圣经》则更加强调“彼岸”与“此岸”,即人对天的征服,好处是带来发展,弊端是侵略性。人文精神和高尚的人文关怀是精神层面的术语,也是宣扬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讲人性作为首位,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人性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毁灭,当无法平衡,适度释放压力,面对压力的时候也同样会崩溃。但是,我们在这里着重讨论的是灾难来临时,人文主义精神的作用,似乎这里强调大爱要比制衡来的更加富有渲染力。在灾难面前,将大局放在首位,抱有一颗感化的心去融合更加具有紧迫性。而此时的批判主义和自由主义却显得格格不入,我们在这里抛开社会物质文明前进的不同阶段,在灾难前谈科学,对于各种工具利用的价值会有多大,这又有多少意义呢?
 
  所以,综合而论,中华古老文明的人文精神更加适合我们当代人的延续。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在今日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势必接受很多舶来文化,尤其讲西方文化供为上品,例如在此次地震中的各种各样的商业行为,带有政治色彩的援建行为等等。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并将之区别,中国的未来需要我们,更加需要我们传承新一代的中华文化——大爱以化天下。我们是同样肩负光荣责任的一代人,无论碰到怎样的苦难,花开花谢之后,我相信总会还有绽放的一天,这一天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春天,已经在荒凉的山头漫延,却依然遮不住那些伤口,遮不住隔世的疼痛,荒凉的家园被撕裂的一道道口子,始终留在大山的深处,心的深处。暖暖的阳光,浅浅的花香,曾以为可以遗忘了昨年的忧伤,淡漠了昨年的疼痛,不会再去触碰那个揪心的日子。越是靠近,靠近五月,一种窒息越是沉重。但既然这一天总会到来,也必然前进,我们就该振作起来去抚摸伤痕,并纪念留给这片大地伤痕的那段艰难苦日。永远纪念这一天给我们带来的,剥夺走我们拥有的,和我们未来需要继续努力创造地,这便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大爱于形,真爱于心。
 
========================================================================
 
The End